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,意外伤害是世界各国0—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,每年有90万左右的儿童因意外死亡,占儿童死亡率的20%以上。在我国,意外伤害已成为导致0—14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第一“杀手”,每年有超过5万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。让人心痛的是,其中相当多的意外是可以避免的,家长应该有保护孩子安全的意识,懂得基本的安全常识,如3岁前不离手,5岁前不离眼。在家中、幼儿园、学校及其他活动场所都要尽早发现安全隐患,及时采取防范措施。
另外,儿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是很多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家长要帮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
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事故中,淹溺事故位居首位。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,全球每年约 37.2 万人死于淹溺,相当于每小时约 40 人因淹溺丧生,其中 1—14 岁儿童的淹溺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。我国每年约有 5.7 万人因淹溺死亡。然而,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若能迅速有效地实施抢救,将显著改善预后,挽救生命!
展开剩余82%溺水的表现
大部分溺水者并不能及时呼救,因为在水中张口呼救时水会进入口腔和呼吸道,导致窒息。
溺水时,溺水者多表现为双手不断拍打水面、头向后仰、嘴巴张开、身体垂直、腿部没有运动和意识丧失等。因此,在水中若发现游泳者出现慌乱、双手不断拍打水面、意识障碍时,要警惕溺水的可能性,及时进行急救。
人在溺水后2分钟内将失去意识,4—6分钟身体会遭受不可避免的伤害,如果在野外落水很难被及时营救,容易溺水死亡。
不同年龄段溺水的高危地点
小于4岁 溺水的高危地点多以水缸、脸盆、浴盆、浴缸为主。
5—9岁 溺水的高危地点以水井、水渠、池塘、水库、小区亲水平台为主。
10岁以上 溺水的高危地点以湖泊、池塘、江河、水库为主。
识别危险环境
识别“禁止游泳”“水深危险、禁止游泳”“注意安全、严禁下水游泳、防止溺水事故”等警示性提示牌。并及时清掉水盆、水桶、澡盆中的水,防患于未然。
预防溺水做到6个“不”
◆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。
◆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。
◆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◆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。
◆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。
预防溺水做到4个“知”
◆知去向:家长应知道自己孩子去往哪里。
◆知活动:家长应知道自己孩子去干什么。
◆知同伴:家长应知道自己孩子和谁在一起。
◆知归时:家长应知道自己孩子什么时候回家,履行好学生在节假日、周末、上学时段的安全监管责任。
有效看护“九字诀”
◆近距离:看护孩子时,保持近距离。
◆不分心:看护孩子时,一定要专心。
◆不间断:让孩子一直在成年人的看护下,看护不间断。
做好监督管理和安全教育
1.在家庭中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。家长要经常告诫孩子不能私自下水玩耍,远离危险水域,如水沟、水井、湖边等,充分认识溺水的危害性。
2.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观念,当孩子下水时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照料,即使水很浅或孩子接受过游泳训练也不能掉以轻心,一定要有大人时刻监护。
3.即使是给幼儿使用了救生用品,家长也需要保证孩子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和触手能及的地方,因为救生用品在水中很有可能翻倒。
外出避开汛期,关注天气预报
暑假是家庭外出旅游的高峰时期,夏季炎热,大多数家庭会选择到水边玩耍。很多地方山林众多,山涧沟壑等地形较复杂,大家在外出游玩、体验清凉的同时,要注意选择安全的位置,避开汛期,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,为家人的出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。
不要错误施救
1.不能手拉手施救:溺水者力大无比,稍不留神就会被溺水者拉下水,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。
2.不能入水施救:小学生没有足够能力入水救溺水者,切忌下水救人,以免发生更多的连环悲剧。
溺水急救,黄金4分钟
1.水中营救:寻找漂浮物,在离水前应将患者放到漂浮的木板上,清除口、鼻中的水及污物,并打开气道。
2.溺水者被救上岸后,需立即清理其口鼻部的泥沙和水草,以保持呼吸道通畅。随后,采用仰头举颌法或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,并迅速判断溺水者的意识状态,拍患儿肩膀并呼叫他。
3.患儿无反应,立即拨打120,接着用5—10秒时间观察其胸腹部,如没有上下起伏运动,意味着他已经发生了呼吸心搏骤停,需马上开始心肺复苏。
①首先迅速清除溺水者口、鼻腔的异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②人工呼吸: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,施救者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溺水者的鼻孔,嘴唇包住溺水者嘴唇,连续吹气2次(吹气1秒钟,放松1秒钟)。在进行人工呼吸时,施救者可使用衣物,有条件者可使用纱布垫在患者口部,以便保护施救者。
③胸外按压: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,胸骨中下段,两手腕部重叠,十指交叉、相扣,两臂垂直,用身体重量向下压至少5—6厘米。每分钟按压100—120次,给予2次人工呼吸,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,5个循环重复进行。
④观察溺水者呼吸、意识是否恢复,或者救护车是否到来,如果现场能够获得体外自动除颤仪(AED),其他旁观者应该迅速取得AED,对溺水者及时除颤,然后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。
4.溺水急救误区:倒挂控水、膝盖顶腹控水等。
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相关的急救知识,以便在溺水事故发生时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。作为监护人,我们要时刻警惕,因为儿童溺水的危险无处不在。
家长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股票自己配资流程详解,只有保持高度警觉,才能保护好每一个幼小的生命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!
发布于:山西省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