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8日配资论坛门户,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突然曝光一段震撼性录音。在2024年的一次私人捐款人聚会上,特朗普醉醺醺地吹嘘自己曾直接威胁普京:“如果你进攻乌克兰,我就轰炸莫斯科!我别无选择!”他还得意地猜测:“普京大概信了10%。”
几个小时后,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突然翻脸,公开宣称对普京“非常不满意”,指责俄罗斯总统“说了很多,态度一直非常好,但结果毫无意义”。他同时宣布恢复对乌克兰的武器支援,并考虑追加对俄制裁。
普京对此的回应是战场而非言语。就在特朗普发表讲话的同一天,俄军5万精锐部队悄然进入乌克兰苏梅州,开辟全新战线。
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转变堪称戏剧性。曾经多次强调“我和普京关系很好”的特朗普,如今在白宫公开场合大骂俄罗斯领导人。他的愤怒不仅停留在口头,更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:批准10套“爱国者”导弹援乌,同时施压德国“掏空家底”支援基辅。
这一急转弯背后有着现实的政治压力。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夸下海口,承诺“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”,但上任半年多后,这一承诺完全落空。更尴尬的是,战场形势反而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——俄军在这半年间多占了2400平方公里土地。
“62%的美国选民指责特朗普对俄‘软弱’”,国内政治的沉重压力迫使这位商人总统改变策略。他原本试图通过私人关系达成外交突破的幻想,在普京的冷处理面前彻底破灭。
克里姆林宫对特朗普“轰炸莫斯科”言论的回应充满了轻蔑。总统府发言人佩斯科夫仅淡淡表示:“假消息太多,建议去问白宫。”这种态度像极了高手过招时懒得抬眼皮的嘲讽。
当特朗普还在用语言塑造威慑时,普京已经用实弹改变战场结构。7月8日,就在特朗普白宫讲话的同一天,俄军5万精锐在苏梅州开辟新战线,包括第104空降师、第40陆战旅等主力部队。
俄方宣称这是为了建立“安全缓冲区”,防止乌军袭击俄罗斯本土。然而军事专家清楚,这标志着俄罗斯战略从防御转向主动推进,旨在形成钳形攻势夹击乌军南部阵地。
更强烈的信号来自外交层面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提出的“停火条件”——撤销所有制裁、承认乌东四州归属俄罗斯、归还被冻结资产——被欧洲智库嘲讽为“给乌克兰的投降书”。这些明知西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,实质上是普京拒绝谈判的委婉表达。
普京对长期战争的准备同样明确。他签署法案允许非俄罗斯国籍人员加入俄军,合同直接签到“战争结束”。同时,朝鲜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向俄增派2.5万到3万士兵,补充已在库尔斯克地区作战的1.1万名朝鲜军人。
特朗普的外交策略遭遇了重大挫折。他一直试图用“交易逻辑”解决乌克兰战争,相信私交能换来停火。今年2月,他曾派国防部长表态称“乌克兰恢复2014年边界不现实”、“加入北约不现实”,这些让步被视为送给俄罗斯的“三个大礼”。
然而普京对此毫无反应。“特朗普原想搞秘密交易,用‘承认克里米亚+割让顿巴斯’换停火,甚至被曝拿‘西伯利亚稀土开采权’当筹码,可普京转头就签法令扩军。”这种冷处理暴露了两人战略思维的鸿沟:商人总统迷信筹码,克宫主人只信战壕。
特朗普的挫败感在7月3日与普京通话后达到顶点。那场持续90分钟的通话“没有取得任何进展”,特朗普对此感到不快。五天后的“轰炸莫斯科”录音曝光,更像是恼羞成怒下的强硬反扑。
普京显然早已看透美国政策的反复性。当特朗普以为私人关系能左右大国博弈时,俄罗斯正用5万大军开辟新战线。战场上的推进为俄罗斯赢得了主动,而特朗普的外交努力只换来了国内民调的下跌。
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展现出令人震惊的新特点。在特朗普痛骂普京的第二天,俄军就向乌克兰卢茨克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——728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如暴雨般倾泻。
乌克兰军方声称拦截了711架无人机和7枚导弹,拦截率高达97%。但剩下的十多架无人机和几枚导弹仍造成巨大破坏,导致卢茨克电力系统瘫痪数小时,平民伤亡惨重。这次袭击证明:数量优势可以压倒高质量防御系统。
与此同时,朝鲜士兵正成建制出现在前线。根据韩国国家情报院报告,已有1.1万名朝鲜士兵在库尔斯克地区作战,未来几个月还将增派2.5万至3万人。加上普京允许外国人参战的新法案,这场冲突已从“俄乌战争”演变为全球代理人冲突。
面对俄军新攻势,乌军处境艰难。西方援助的豹2主战坦克曾被寄予厚望,但在苏梅州战线,“多辆豹式坦克被远程反坦克导弹摧毁,有的甚至还没开火就被无人机侦察锁定。”缺乏空中掩护和后勤支持,先进装备也难以发挥作用。
俄乌冲突的性质正在发生根本变化。最初,美国是幕后提供军援,俄罗斯则打着“特别军事行动”旗号;如今,美俄两国不再掩饰,直接在言语和战场上展开战略角力。
特朗普的“轰炸莫斯科”威胁和普京的无人机风暴回应,标志着双方彻底撕下外交伪装。当特朗普发现“私人关系”换不来停战协议时,他抓起“爱国者”导弹砸向棋盘;当普京听到“轰炸莫斯科”威胁时,他用5万大军在乌克兰地图上画了条更粗的红线。
时间成为关键变量。乌军急需在7月内拿到10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应对空袭,而俄军正全力推进,力图在美国援助到位前攻占苏梅铁路枢纽。特朗普政府面临军工产能不足的困境:155毫米炮弹产能只有需求的三分之一,“爱国者”导弹年产量仅450枚,而“乌军一天消耗比美军一月产量还多”。
欧洲盟友的支持同样脆弱。德国拒绝再提供防空系统配资论坛门户,希腊对援助“爱国者”装聋作哑,81名共和党议员联名要求制裁俄油,但相关征税令遭到欧盟和印度集体抗议。西方联盟的裂痕为普京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